【國企十大扶貧人物】劉旭光:請纓甜心寶貝S包養網扶貧第一線 牧民致富“鋪路人”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815ce15e9c01.07582013.

  劉旭光和村干部考察其他村蔬菜大棚(左三)。(受訪者供圖)

一入冬,甘孜州甘孜包養縣也倫達村的山尖便掛滿了白雪。這里的海拔高,藍天艷陽仿佛觸手可及。藍天下,是一片廣闊包養網的草場,幾頭牦牛悠閑地吃著草;草場邊,幾個村民正圍著一輛嶄新的小轎車笑顏相談。

“這幾年的變化包養大了,生活條件變好了,公路通到每一戶家門口,老百姓都包養網蓋了新房,家家戶戶都買包養網了新車,大家出行方便了很多。”剛跟村民打完招呼的劉旭光說。

劉旭光是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“包養四川中煙”)派駐到也倫達村的駐村幫扶工作隊員,在這里待包養了三年多時間。他和甘孜州的緣分,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了。

2008年,在部隊服役的劉旭光跟隨部隊來到甘孜州執行任務,包養當地艱苦的自然環境、老百姓困頓的生活成了他心中一直放不下的一件事情包養網。2018年,在四川中煙工作的劉旭光得知,公司要選派一名年輕的干部去包養甘孜縣參與精準扶貧工作,他便第一時間報了名。

“脫貧攻堅、人民至上,精準扶貧、扶到點上。”這是劉旭光給自己定下的工作準則。為了找到幫扶也倫達村的“精準點”,剛到任的他開始挨家挨戶地走訪調研,記錄村里存在的難題。

“產業扶貧”是脫貧的根本之策。經過前期的走訪,劉旭光找到幫扶也倫達村的突破點——發展村集包養網體產業。豐富的草場資源是發展畜牧業的先天優勢,在劉旭光的努力下,四川中煙出資55萬元,加上村產業周轉金10萬元和村民自籌的5萬元,購買200頭牦牛在也倫達村打造了“寬窄牧場”。劉旭光請來包養網專家,每周開設農民夜校,讓全村的村民都來學習畜牧管理知識。

同時,在四包養網川中煙的資助下,劉旭光完成了包養網包養網倫達村全村47戶家庭的“五改三建”,家家戶戶改造廁所、廚房、墻壁,建起小花園、小菜園和入戶便道。村里修建村級活動室,開展環境整治活動,水泥路通到每一戶村民的家門口,干凈整潔的公路上跑起了一輛輛小轎車。

在幫扶也倫達村這件事情上,劉旭光認為必須要動真情,“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貧包養困村,融包養入到每一個貧困戶身上。”劉旭光說。在協助完成四川中煙的幫扶項目外,包養他將自己每月的包養網工資捐贈一部分去幫助村上的貧困學生。同時,以個人的名義發動社會愛心力量,對村上4戶貧困戶小孩進行資助,以每戶每月200元、全年共2400元的資助方包養網包養,募得愛心資金9600元、衣服200余套。

四川中煙除了捐資200多萬元支持也倫達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村集體產業發展外,還積極幫助當地農戶解決種植、養殖業的后續銷售問題,設立教育幫扶基金23萬包養網余元,對全村范圍內考取高中以上的學生給予特殊獎勵扶持。

2019年,也倫達村全村人均年收入大幅提升,達到7238元,貧困戶人均年包養收入達5889元,包養集體經濟收入包養網達到109276元,貧包養網困村“一包養低五有”、貧困戶“一超六有”各項指標全面達標。

“脫貧摘帽不是終點,而是新生活、新奮斗的起點。”也倫達村脫包養貧摘帽了,劉旭光的牽掛依然在。他說:“如果之后我還能在也倫達包養村工作,那我會鞏固脫貧攻堅包養網成果,朝著鄉村振興繼續努力;如果我沒有在這個崗位上了,我也會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,號召更多的人關注并幫助也倫達村。”(趙樂)

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